专利拉锯战:三星反诉能扳倒华为么?
在今年5月,华为公司于美国加州北区法院和中国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对三星公司提起知识产权诉讼,就在该诉讼尘埃未定之时,三星公司提出反诉——三星方
面称,华为的Mate
8、荣耀等手机和平板电脑使用了三星的“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随机化小区间干扰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记录活动图像数据的方法和数码照相机”等六件专利的专利权,并向华为公司和北京亨通达百货有限公司分别索赔8050万元。
目前,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受理了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诉北京亨通达百货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侵犯专利权纠纷一案。联系不久前华为与爱立信、苹果之间达成的专利交叉授权协议,华为的一系列做法显然是在技术积累越来越丰厚之际,用知识产权诉讼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三星抛出的几项专利有多少含金量
虽然三星方面称,华为的Mate
8、荣耀等手机和平板电脑使用了三星的“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随机化小区间干扰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扩展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记录活动图像数据的方法和数码照相机”等六件专利的专利权,但细细琢磨,三星所持有的这六项专利含金量有限,具体来说:三星宣传华为使用了其所持有的六项专利的第一项为“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随机化小区间干扰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该项专利可用于基站等等设备中,用固定长度的指令传递信息。由于处在于不同基站设备想要达成相同的功能,其指令数往往大同小异,固定专利保护位数之后,其他基站不得不使用多一位,甚至多一节二进制编码才能完成原有功能。举例来说,专利保护固定长度为8位,如果有第二个公司要开发基站想不侵犯该专利,在没有能力将指令长度缩短到7位数以内的情况下,由于二进制码以8位为一节传播,采用9位的指令传递信息,就要多发送一节,等于是将只能发送2倍的数据量才能完成同一行为。
第二项专利为“扩展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该项专利的原理非常简单,类似的描述可见于二十多年前的教科书。这种方法是通过虚拟信道,并通过软硬件合作的方法充分利用硬件资源。生活中早就有类似方法的应用,比如说电脑只有一个USB口,可以外接一个一拖四的HUB,这样在计算机用户看来USB通道的数量就好像被“扩展”了一样。因此,笔者认为该技术的应用早于专利申请时间,由于中国法律规定是谁先申请谁就拥有专利,而不是谁先使用谁拥有专利,因此,这就有钻中国法律的漏洞之嫌疑。
第三项专利名称为“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限制控制信道的集合来发送和接受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虽然不清楚这项专利具体如何,但从专利表述上看就非常宏大——只要是对无线通信系统控制信道进行控制的方法及设备都属于此类,复杂通信状况下无法绕过专利发射和接受控制信息,这种专利在概念上过于宽泛。
第四项专利名称为“用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受随机化最小区间干扰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该项专利也是教科书式的内容,对一种干扰控制信号,能识别其完整信息的最小区间称为最小生成区间。类似于正弦函数的一个周期,该项专利找茬的地方在于绕过该专利需连续观察多个最小生成区间,影响了控制信息的灵敏性。
就以笔者有限的知识储备看来,三星声称华为使用的专利要么概念过于宽泛,要么有钻中国法律空子的嫌疑,要么是早已在教科书中的内容,而且貌似并没有含金量高的通信底层技术专利。
在通信领域三星能扳倒华为么
自华为诞生以来,就一直非常重视技术研发,近年来更是不惜血本,以不低于当年营业收入的10%的资金对科研高投入——2014年华为营收460亿美元,研发投入60亿美元,研发投入占营收的13%;2015年华为营收610亿美元,研发投入92亿美元,研发投入占营收的15%。正是这样的高投入,使华为能够在通信领域斩将夺旗,一举超越诺基亚、阿朗等昔日劲敌,并修筑起了自己的专利池。
从专利数量上看,华为累计在中国申请专利52550件,根据中国知识产权局的已授权专利数据显示,华为在中国已获得发明专利25736件、实用新型1053件、外观设计1146件。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数据,2015年企业PCT(专利合作协定)国际专利申请排名方面,华为以3898件连续第二年位居榜首。欧洲专利局2015年度报告中,华为申请1953项专利,在欧洲的专利申请量排名位列第四。
从专利的质量上看,华为也颇具分量,是4G底层技术专利的重要持有者。什么是底层技术专利呢?底层技术专利是价值最高的专利,近乎是一代通信标准的基石,比如3G时代的码分多址技术,又比如4G时代的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标准框架技术专利价值次之,比如TDD的智能天线标准框架;具体实现技术专利价值再次之,比如天线的抗台风结构。
底层专利技术对通信厂商来说至关重要。举例来说,在3G时代,虽然爱立信、诺基亚拥有数量不菲的WCDMA标准专利,但因部分底层技术专利由高通掌握,依然要向高通支付专利费,并接受高通反专利授权等不平等协议,而这也促使在4G时代中欧厂商联手排挤高通,并共同抛弃了CDMA技术。
在4G时代,就底层技术而言,华为、爱立信、高通、诺基亚、中兴都持有一定份额,而且彼此之间采用交叉授权的方式解决专利纠纷。抛开爱立信、高通、诺基亚、中兴这些通信业的大鳄,单以华为和三星相比较,华为显然处于优势地位——国际电联采用了华为研发的sOFDM方案实现载波聚合;在组网上也采用了华为提交的SFR软频率复用技术,而SFR推翻了高通主导建立的同频复用技术标杆,成为移动通信新的基石……相比之下,虽然三星持有数量颇多的LTE技术专利,但因在底层技术专利上的缺失,导致其在4G时代缺乏话语权,这也恰恰是华为能够和苹果签订交叉授权协议并向苹果收取专利费,爱立信能够与苹果签署了专利授权协议(据投资银行ABG Sundal
Collier称,爱立信将在iPad和iPhone营收中收取大约0.5%的专利费),高通能在全球征收“高通税”。而三星却不能像华为和爱立信那样依靠通信技术专利收取苹果专利费,或征收“三星税”的原因。
因此,三星反诉的形式应对华为的起诉,是一次警告,似乎在提醒华为——三星同样是一家专利丰富的公司,长期拉锯很可能两败俱伤。另一方面,三星这种行为也颇有以诉讼促和解的可能性,颇有想在私下和解的意味。
频频提起知识产权诉讼,华为剑指何方
任正非在数年前就曾说过,几年后通信厂商/终端厂商之间会爆发一场专利大战,虽然当年很多人认为是任正非想让华为员工永葆忧患意识,但从结果上看,确实爆发了专利战,而且华为扮演的并不是被动应战者的角色。那么,华为主动在国际上挑起专利战到底剑指何方呢?
2015年,华为与苹果签订专利授权协议——华为向苹果公司许可专利769件,主要是GSM、UMTS、LTE等无线通信技术,苹果公司向华为许可专利98件。这意味着,苹果公司将要向华为缴纳数额不菲的专利费。
2016年1月,华为与爱立信签署了全球专利许可协议。据媒体报道,任正非对此事却十分欣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通过与爱立信签署协议,我们买到了一张通往世界的门票。”
2016年5月,华为于美国加州北区法院和中国深圳中级人民法院对三星公司提起知识产权诉讼,要求三星公司就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进行赔偿。
2016年7月5日,华为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法庭对T-Mobile发起专利诉讼,华为指控T-Mobile侵犯自身4GLTE相关通信专利,并拒绝与华为达成专利许可协议。
综上所述,华为的一些列做法显然是在技术积累越来越丰厚之际,用知识产权诉讼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在数十年如一日修筑好专利池,并先后与几十家友商签署了许可协议后,华为殷切希望,全球厂商能够尊重华为的研发和知识产权成果,停止未获得许可情况下的专利侵权行为,使自己重金研发的专利能够获得相应的回报。
另外,通过专利诉讼获得专利费赔偿是国际高科技领军企业的通行做法。通过诉讼,华为既可以为日后的诉讼积累经验,增强信心,又可以在全球范围扩大知名度和品牌认知,而且在专利战中取得比较优势会被市场和消费者认为是掌握了高科技的企业,进而可以给企业的高科技光环增添色彩。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笔者认为,华为对专利诉讼准备良久,三星既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而且不排除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可能性——华为能对三星进行专利战,在取得优势之后,不排除会在国内对步步高、小米、魅族等一系列国内手机品牌进行专利战。而且先对国外公司进行专利战,再对国内进行专利战,这种思路和当年三星公司先国外后国内的战略如出一辙。
从华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世界上的手机品牌当然是越少越好,性价比越差越好。在当今中兴、联想、酷派、金立等传统手机厂商着力互联网手机品牌,小米、乐视、360等互联网企业先后杀入手机市场的情况下,手机的性价比不断提升,这与华为现在提倡的“质价比”路线背道而驰。
正如余承东所言“未来的手机品牌只会有两三家”,虽然在正常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但在华为极力提升手机均价的做法被国内一众手机品牌牵制的情况下,华为对国内手机品牌发起专利战的概率不是一点也没有。而且在华为对国内外手机品牌大打专利战的情况下,余承东的豪言没准真会变成现实。
作者:铁流
来源:观察者网